

摘自 Ashley Ward 的著作 《动物的社交生活》。版权所有 © 2022。由 Hachette Book Group, Inc. 旗下品牌 Basic Books 出版。
海豹以及许多其他大型海洋捕食者都会来到南大洋捕食。这些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磷虾,磷虾是与对虾有关的、数量极其庞大的小型甲壳类动物。事实上,全世界的海洋中大约有 85 种不同的磷虾。但当人们听到“磷虾”这个词时,最常想到的是南极磷虾。对于当今地球上的每个人来说,在冰冷的南方海域可能生活着一万倍数量的这种生物。尽管它们每只的大小只有你的小指那么大,但它们的总重量却超过了我们。
磷虾是南大洋的“基石物种”。这个生态学术语源于拱石在石拱结构中最关键的作用。移走拱石,拱就会坍塌。磷虾对于它们共享栖息地的动物来说也是如此。从鱼类到鱿鱼,从企鹅到信天翁,从海豹到巨大的鲸鱼,磷虾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许多捕食者 90% 以上的食物都是磷虾。如果磷虾消失了,南极洲最富魅力和最重要的物种将随之消失。对捕食者来说,将食物转变为其他猎物根本不可行;没有磷虾,我们将看不到我们所知的南极生态系统——没有须鲸,没有海豹,没有企鹅,没有信天翁,也没有那些以捕食磷虾的动物为食的动物。
尽管数量众多,南极磷虾并非刀枪不入。二十年前,在地球的另一端,白令海的海洋条件变化导致了大规模的藻华。这对以藻类为食的甲壳类动物来说是好事吗?并非如此。它们是南极磷虾的近亲——太平洋磷虾——无法食用这些藻类。它们的数量锐减,随之消失的是大量的海鸟。鲑鱼未能按时出现在河流中,鲸鱼的瘦弱尸体被冲上岸。太平洋磷虾数量下降带来的灾难性连锁反应,预示着如果南极磷虾也遭遇同样的命运,将会发生什么。
就目前而言,它们正蓬勃发展。南极磷虾聚集形成巨大的群体,当它们汇集时,甚至可以从太空中看到。一个巨大的超大群体可能覆盖超过 100 平方英里的海域,它们以数万亿计聚集在一起,将广阔的表层水染成橙粉色。聚集在一起为磷虾提供了免受捕食者侵害的保护,甚至可能帮助它们保持漂浮。由于它们比周围的水重,一旦停止游动就会开始下沉。然而,通过聚集在一起,它们被同伴无数摆动的肢体向下推水所产生的上升水流所托举。这个群体本质上是磷虾的生命支持系统。

尽管我们通常认为无脊椎动物是本能动物,除了最基本反应和行为之外别无他物,但磷虾表现出一种所有社会动物(包括我们)都共有的基本特征——它们害怕孤独。如果它们被隔离,反应会很糟糕。很难知道一个没有面部表情的动物的恐慌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体内的变化来衡量类似的情况。由于磷虾大部分是透明的,所以在不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微小的心脏在跳动。与群体中的其他同伴分开后,磷虾的心跳会加快。如果它们察觉到鲸鱼在附近,磷虾也会出现类似反应。心跳加速是压力的一种基本迹象。显然,它们更喜欢陪伴。
自然纪录片很少以磷虾为主角,但当它们出现时,往往是被描绘成“牺牲者”。我们可能只会瞥见这些小型甲壳类动物,通常被描绘成温顺的、漂浮着的小肉块,被巨大的捕食者吞噬。换句话说,在电视制作人眼中,磷虾不过是鲸鱼的食物。但它们远不止于此。首先,它们远非对被鲸鱼吞噬这件事感到心安理得。尽管它们生活在令人麻木的寒冷水域,但在危险来临时,它们的反应速度却令人惊讶地快。磷虾环境中的一个令人警惕的事件,只需要大约 50 毫秒就能触发它们的逃生反应。打个比方,这大约是奥运会短跑选手对发令枪反应速度的两倍。逃生反应本身很戏剧化——在检测到威胁后的最初一秒钟,磷虾可以移动超过一米。同样,与人类短跑运动员相比,将磷虾按比例放大到人类大小,这意味着磷虾将在不到两秒的时间内跑完 100 米比赛。只要有一点预警,磷虾甚至可以躲避正在进食的鲸鱼巨大的嘴巴。
简而言之,即使是地球上最大的嘴巴,捕食它们也并非易事。最近一项针对南极夏季永昼期间的座头鲸的研究挑战了鲸鱼只需出现即可捕食磷虾的普遍观念,该研究表明了它们在进食时付出的努力。鲸鱼每隔大约 15 秒就会猛冲一次,一次又一次,持续数小时。每一次吞咽,许多磷虾被捕获,但更多的磷虾则迅速躲避,让进食的鲸鱼“收获甚微”。对于鲸鱼来说,满足它们巨大的食欲是一项令人筋疲力尽的工作。
但尽管磷虾是顶级逃脱大师,但正是它们的成群结队吸引了鲸鱼的注意。那么,它们为什么会聚集如此庞大的数量呢?答案是,磷虾受到许多不同捕食者的追捕,而聚集提供了对大多数捕食者的绝佳防御。任何依赖逐个挑选猎物的捕食者,在面对无数盘旋的磷虾时,都会面临一种感官超载。
这些小甲壳类动物还有其他一些技巧。据一份资料显示,当面对鱼或企鹅等捕食者冲过来时,磷虾有时会自发地蜕皮。捕食者在预料到胜利的时刻,会咬住已不再是磷虾身体一部分的空壳,而真正的目标则飞速逃往安全之地。另一个奇特之处是,磷虾能够点亮它们腹部的生物发光细胞电池。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是它们之间交流的方式,或者是否用于通过光脉冲迷惑攻击者,或者是否在它们从下方受到攻击时打破了海洋深处磷虾群体的轮廓。无论原因如何,这场灯光秀无疑增加了这些引人入胜的小生物的神秘感。
虽然鲸鱼和磷虾之间的互动非常符合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模式,但并非完全是一边倒的。例如,我们可以看看捕鲸活动如何影响磷虾。在 1915 年至 1970 年这短短 55 年间,捕鲸者在南大洋捕杀了约 200 万头鲸鱼。在几乎所有的食物网中,当你移除一个关键的捕食者时,猎物由于不再受到迫害而繁盛。但南极磷虾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根据一些估计,磷虾的数量与鲸鱼的数量一起下降。这种奇怪现象的解释是,成为鲸鱼的食物反而帮助磷虾繁衍。鲸鱼食用大量的食物——蓝鲸每天可食用高达 4 吨——吃进去的就必须排出来。鲸鱼通常会在海洋表层附近排便。如果你曾经在晚上醒来,想知道鲸鱼的粪便是什么样子,请允许我为你揭晓:它们不会产生巨大的鲸鱼体型般的粪便;而更像是一团巨大、爆炸性的、像“布朗温莎汤”一样结块的云。这是我从一艘船上观看时得知的一件事,我以一种混合着欣喜和恐惧的心情,看着我的一位潜水同事被这样一次巨大的鲸类排泄物炸得粉身碎骨。无论如何,这团可怕的云中的碎片是漂浮的,并保留在水面附近。鲸鱼的粪便富含营养物质,如铁、磷和氮,而这些营养物质反过来又是磷虾赖以生存的微小植物——浮游植物——的“甘露”。因此,鲸鱼和磷虾被束缚在一个生态循环中,一方的成功支撑着另一方。
在此购买《动物的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