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中部河南省,一位农民发现了一个略带蓝色、像台球大小的黑色球体。起初他和初步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发现了一个恐龙蛋,但事实证明它比这更为稀有:一个巨大的已石化海龟蛋——里面还有完整保存的海龟胚胎。
如今最大的海龟蛋只有几英寸长,蛋壳薄如纸。相比之下,新发现的化石非常巨大。古生物学家推断,这枚蛋属于南雄龟科,这是一个已灭绝的陆生海龟类群,它们生活在1.45亿至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与恐龙同时代。产下这枚沉甸甸的蛋的母龟体型一定非常庞大——研究人员估计其龟壳长度超过5英尺4英寸。这项新论文于今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B》上。

“这实际上是第一次能够将(已石化的)海龟蛋或巢穴归属于某个特定的海龟物种,”该研究的合著者、卡尔加里大学的古生物学家Darla Zelenitsky告诉《CBC》。“她补充说,这枚蛋可能是在附近的河流系统在雨季泛滥时被埋藏起来的,从而得以石化保存。”
[相关:我们可能终于知道幼年海龟在它们的“失落岁月”里去了哪里]
古代胚胎的生理结构与现代海龟惊人地相似。加州洛杉矶州立大学专攻胚胎学的爬行动物进化生物学家Raul Diaz(他并未参与此项研究)告诉《国家地理》:“该标本的骨骼结构大致是我们今天所期望看到的。在我看来,它与我在实验室里看到的几乎没有区别。”
虽然海龟和恐龙曾经并存是早已确立的事实,但已石化的蛋(更不用说带有完整胚胎的了)非常罕见,这意味着关于这些动物的筑巢习性知之甚少。这枚蛋及其坚固性,为古生物学家提供了更多线索。
南雄龟的龟壳比今天最大的加拉帕戈斯象龟的龟壳厚四倍。这种厚度可能是为了在炎热干燥的气候中保护胚胎,或是为了防止在湿土堆中埋藏时蛋壳破裂。
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Jordan Mallon(他未参与此项研究)告诉《CBC》,这还支持了这些海龟一生都在陆地上度过的理论。他补充说,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该研究的技术将来可能被用来回答关于海龟进化中仍然存在的疑问,例如它们的龟壳特征是如何随时间演变的。

这些海龟的陆生生活方式可能是导致它们灭绝的原因。南雄龟约在6600万年前,与恐龙一同被那颗注定毁灭的陨石所灭绝。其他更偏向水生的海龟可能因为水下栖息地的保护而幸免于难。这是否就是全部故事,还有待观察,但在白垩纪之后,南雄龟的龟壳就从化石记录中消失了,再也未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