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 Echo 是一个放置在家中并能听到声音的机器人。通过说出它的名字 Alexa,可以唤醒这个虚拟个人助理,它会根据命令采取行动,例如当你被一个过分聪明的学龄前儿童要求时,订购一个玩偶屋和饼干。由于它通过聆听来工作,Alexa 是一个始终在线的监控设备,默默地存储着信息片段。这使得某个特定的 Echo 设备扮演了一个令人不舒服的角色:潜在的谋杀案证人。
2015年11月22日,在阿肯色州本顿维尔,詹姆斯·贝茨家中发生了维克多·柯林斯死亡事件。前一天晚上,贝茨邀请了包括柯林斯在内的朋友来观看足球比赛,在贝茨报告了柯林斯的死亡后,警方从现场收集了一些搏斗的证据。尽管如此,警方还希望使用更多潜在证据来破案:Echo 记录的音频,这可能会揭示当晚发生的更多情况。
这些证据由亚马逊持有,是亚马逊服务器上的数据,为了访问这些数据,警方在2015年12月提交了搜查令。一年多以来,亚马逊部分回应了这些请求:向警方提供了该账户的订阅者信息,并指出警方曾尝试访问嫌疑人的手机,以此访问他的 Echo 账户,但未能成功。
2017年2月17日,亚马逊提交了一份动议,要求撤销针对 Echo 录音的搜查令,理由是此类搜查侵犯了第一修正案和隐私权。那么,通过 Echo 代表亚马逊发声的 Alexa 程序,是否真的拥有隐私权?
俄亥俄州立大学莫里茨法学院(以法律和技术专业闻名)的教授玛戈特·卡明斯基表示:“亚马逊的做法是借鉴了一系列案例,这些案例表明言论自由(受第一修正案保护)与隐私之间存在联系。这种联系在于,当政府进行监控时——尤其是对智力活动的监控,比如听音乐、读书、买书,甚至是使用搜索引擎——这种监控以一种对言论自由很重要的方式,涉及到智力自由。”
鉴于先例的权重,本案不太可能基于 Alexa 本身是否拥有言论权来决定。正如亚马逊所提出的,问题的核心在于用户与 Alexa 的对话是否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卡明斯基说:“他们的核心论点是,政府不应该在没有某种高度保护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智力活动的录音——他们的对 Alexa 的提问,他们购买的书籍,诸如此类的内容。因为这是第一修正案的活动,我们担心寒蝉效应。”
这很可能是本案的走向:搜查令是否足以推翻用户的第一修正案权利。最高法院有一个支持这一点的案例,Zurcher v. The Stanford Daily,该裁决认为,搜查令足以让警方从一个学生运营的报纸上收集关于一场暴力抗议的照片。即使 Alexa 被赋予了完整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也并不清楚这足以阻止搜查令。
尽管如此,亚马逊并非 *仅仅* 认为搜查令不足以保护用户言论。该动议中还有其他更广泛的主张,如果法院受理,可能会改变法律对大量设备的态度。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Echo 是一款连接互联网的设备,配有麦克风和扬声器,人们将其安装在家中,并知道 Echo 正在监听。一旦激活,人们就通过 Alexa 与他们的 Echo 设备互动。这听起来很像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但实际上是一个人向一家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的一个延伸提供信息,该公司可以录制所说的话,将其存储在用户家以外的地方,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播放音乐、搜索互联网,甚至进行购买。为了回到隐私法,我们可以看看法院如何处理另一项技术,该技术将家中说的话传达给外部的其他人。
在1928年的 *Olmstead v. the United States* 案中,一位西雅图走私团伙头目反对使用通过窃听获得的证据,最高法院裁定宪法对隐私的保护不延伸到电话通话,而且由于窃听的电线在 Olmstead 的财产之外,也没有通过侵占来侵犯他的权利。该裁决一直有效到1967年,当时在 *Katz v. the United States* 案中,法院裁定电话亭的关门表示了一种隐私期望。自那以后,法律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于在人们认为私密的地方(如自己的家)打电话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可能与 Alexa 相关的隐私影响,但仅限于法院愿意将一个人与 Alexa 说话视为与两个人通电话的方式。
卡明斯基说:“对话中存在两个人也很重要,因为警方可能试图获取有关屋内嫌疑人的信息,但他们也偶然收集了第二个人的信息。”尽管这不是将窃听先例应用于 Echo 的唯一限制。
“对于 Alexa,它看起来更像是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内容,并且有理由判断你是否自愿放弃了隐私期望,因为你正在将信息提供给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还是更像是信件的内容或电话的内容,你不是在自愿将信息提供给通信基础设施,你实际上期望它保留在你和你说话的人之间,这就是类比推理变得非常困难的地方。”
如果法院决定以这种方式做出裁决,它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物联网设备的理解。法律将如何准确地对待放置在家中、用户随意、以对话方式与之交互的录音设备?
卡明斯基说:“我们这里面临着‘家是至高无上’的案件与‘当你与第三方共享信息时,你就失去了隐私保护’的另一类案件的融合,这被称为第三方原则。这是直接的冲突。你面临一种情况,即你自愿同意与公司共享信息,你承担了该公司将对该信息做什么的风险,但同时,它在你家中,这是最典型的私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