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其他物种了解得越多,即使是我们最敏锐的感官能力也显得越不令人印象深刻。以视觉为例:叉齿蚺拥有红外视觉,蜜蜂可以看到紫外线,而电鳗则利用它们的电击在亚马逊浑浊的水域中“看”东西。这些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已经进化到能够感知我们感知范围之外的世界。而它们的一些超能力如果转移到人类身上,那将是相当可怕的:想象一下全身布满味蕾,就像鲶鱼一样。(公共厕所?不,谢谢。)即便如此,也很容易嫉妒这些小生物的一些神奇能力。
吸血蝙蝠
血液视觉: 这些吸血鬼可以通过鼻子中的热敏通道“看到”血液。肥大而充盈的血管会散发热量,而这种飞行的哺乳动物会追踪貘、牛和鸡等食物来源的温度。
体型: 3英寸。 地点: 美洲 猎物: 鸟类、哺乳动物、家畜 天敌: 被踩到
热敏感度 蝙蝠:86°F 人类:109°F
海豚
回声子宫: 沙子等柔软物体无法隐藏海豚的猎物;它们的回声定位能力使它们能够瞥见内部。这导致一些科学家推测,海豚甚至可能能够检测人类怀孕。
体型: 10-14英尺。 地点: 世界中纬度地区 作为怀孕测试的有效性: 可疑 天敌: 鲨鱼、虎鲸
回声定位范围 海豚:300英尺。 蝙蝠:33英尺。
港海豹
有线胡须: 看和听对海豹来说都不是问题,但它们使用另一种感官来捕食。它们有80根胡须——连接着数千个感觉神经末梢——即使在鱼逃离现场几分钟后,仍然可以探测到鱼的轨迹。
体型: 5英尺。 地点: 北部海岸线 追踪鱼的范围: 2个足球场 天敌: 鲨鱼、虎鲸、背景噪音
每根胡须中的神经末梢数量 港海豹:高达1,500根 猫:200根
网纹蛛
蜘蛛感应: 能够探测电场的腿部毛发会指示这些爬行者在有利的天气中“风筝放飞”。当它们感知到正大气电荷时,它们会释放一根带负电的丝,这有助于它们向上飘浮并借助风力前行。
体型: 小于1英寸。 地点: 几乎遍布各地 别名: 气载浮游生物 弱点: 掉进海里
它们能滑翔的距离 网纹蛛:1,000英里。 飞鼠:300英尺。
大象
iFoot(脚): 满是振动感应神经末梢的厚皮动物的脚,可以感知到高达9英里外发出的低频隆隆声。这些动物甚至能分辨出是谁在呼唤——以及从哪里。
体型: 高9-11英尺。 地点: 非洲和亚洲 绝招: 往下压以增大它们的脚部触角 天敌: 偷猎者、噪音污染
最低听觉频率 大象:14赫兹 人类:20赫兹
这个故事最初发表在《流行科学》的“在外面”一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