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他们多么努力,有些人就是“不懂”艺术。他们甚至无法理解那些该流派中最著名的大师的作品。现在,来自罗格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正试图通过使用算法来确定最具创意的画作,从而消除理解艺术的猜测成分,这 最近发表在 arXiv 上的一项研究。
该研究的作者将创造力定义为“产品的原创性及其影响力”。但有创造力的艺术只存在于其他艺术作品的背景下,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根据视觉元素随时间推移来比较画作,例如其形状的自然性、所描绘的场景、色彩的生动性以及其中图案的复杂性。
研究人员对两个各包含 62,000 幅画作的数据集使用了数千种此类度量。如此大的数据集使得该算法能够基于其艺术特征和时代背景在画作之间建立联系。

此图表底部的画作创造力较低(换句话说:更平庸),而越往上创造力越高。在其所属时代中最具创造力的作品包括:罗伊·利希滕斯坦的《黄色静物》、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以及莫奈的《干草堆》。英格斯和罗丹的经典作品表现不佳。作者们可能选择特别挑出这些作品,因为它们广为人知,可以为艺术爱好者提供理解算法结果的良好背景。
研究人员承认,这类工作的一部分问题在于,无法确认或否认结果——它们就是那样。不过,如果艺术史学家或评论家对算法的创造力等级有任何异议,那将很有趣。研究人员表示,在不久的将来,该算法可以被调整以应用于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或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