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曾经犯过在炎热的一天穿黑色衬衫的错误,你就知道深色会吸收太阳的热量,而浅色则会反射太阳的热量。我们的地球也一样。白色表面,例如世界冰川上的积雪,会将太阳光线反射回太空。而森林和海洋等较暗的表面则吸收更多热量。总的来说,到达地球的能量大约有30%会反射回外太空,从而稳定了全球的“恒温器”。但气候变化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
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个叫做“反照率”的比例,用来描述任何给定表面反射了多少太阳能。反照率的范围可以从零到一:零代表完美吸收体,一种不可能存在的黑暗物质,它吸收100%的太阳能;而一代表完美反射体,一种极其明亮的材料,将所有能量反射回去。例如,一件反照率是0.1的衬衫,反射率为10%,吸收率为90%。
现在,气候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地球的反照率随时间如何波动。他们还在调查,随着气候变化,反照率是否会下降。如果我们的反照率急剧下降,那么目前有助于维持一切平衡的原理,反而可能在未来使地球升温得更快。
地球变暖导致冰川萎缩,海冰融化,暴露了更暗、更易吸收热量的表面,从而降低了地球的反照率。与此同时,污染——以黑色和灰色的烟灰形式——落在冰盖上,使其颜色变暗。这使得冰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从而更快地融化。
受这种循环的驱动,地球可能会从太阳吸收过多的能量,而无法将足够多的能量反射出去。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地球保持凉爽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最初发表于《大众科学》的“极端天气”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