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跨国团队对非洲象进行了首次全大陆范围的调查,结果令人深感担忧。迄今已纳入18个国家的大象普查显示,非洲草原象的数量每年锐减8%。
“象群数量的急剧下降几乎肯定是由象牙盗猎造成的,”研究人员写道,他们来自美国、欧洲和非洲的保护组织、政府机构和大学。本周,这些发现被 呈报 给了在檀香山举行的世界保护大会,并于8月31日在《PeerJ》期刊上 发表。
该团队专注于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大象种群,并从飞机和直升机上清点了活象和象尸。2014年和2015年,他们总共花费了1500多小时,观测了约四分之一范围内的这些动物。总的来说,普查得出了352,271头大象的估计数量,研究人员认为这占他们所覆盖国家草原象的93%。博茨瓦纳拥有37%的大象种群,津巴布韦占23%,坦桑尼亚占12%。
这15个国家较早的估计数据显示,在1995年至2007年间,大象的数量实际上是在增长的。但在盗猎再次爆发的情况下,从2007年到2014年,大象数量减少了约144,000头,即30%。研究人员计算得出,在2010年至2014年间,全大陆范围内,大象数量每年下降8%。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普查范围内的地区每九年可能会失去一半的草原象,而且大象可能很快就会从某些地区完全消失。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我们没有精确、可靠的估计——它们是推测性的,是猜测,”合著者、无国界大象组织创始人迈克·蔡斯 (Mike Chase) 告诉 《National Geographic》。“现在,我们掌握了历史上最可靠、最准确的科学数据,可以为这些动物争取第二次机会。”
该团队计划在年底前将普查范围扩大到南苏丹和中非共和国。纳米比亚是唯一一个拥有大量草原象但未参与此次普查的国家。此次普查也没有包括生活在中非雨林中的非洲森林象,它们 可能 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但盗猎和栖息地丧失也使这些大象面临危险。8月31日发表在《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上的一项单独的种群 研究 表明,森林象的繁殖速度非常缓慢,自2002年以来一直遭受盗猎的种群需要 近一个世纪 才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