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年前,一种新型大流行性流感病毒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它夺去了约 1% 到 2% 的人类生命,主要受害者是年轻且通常健康的成年人。1918 年大流行的百年纪念是盘点世界自这场历史性健康灾难以来取得了多大进步——以及面对几个关键谜团仍未解决的严峻事实的好时机。我们和世界各地的许多其他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挖掘和分析堆积在尘封图书馆、教会记录和早已被遗忘的生命统计书籍中的旧数据。我们团队共同梳理了美国、墨西哥、智利、日本和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档案。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能重建过去的疫情。通过了解 1918 年爆发和其他大流行的流行病学模式,我们希望公共卫生官员能够更好地为未来的健康灾难做好准备。挖掘档案 从百年死亡记录中收集证据通常是枯燥且充满挑战的。一百年前,在世界许多地区,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死亡记录并未被系统地存档和保存。因此,我们有时必须盲目地在墓地、公共和军事档案馆、教区和教堂中搜寻记录——这项任务不能保证成功。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材料的质量会严重下降,导致无法提取关键信息。1918 年,死亡证明是手写的,很少有死亡是由医生认证的。更糟糕的是,数据有时会完全消失——例如在马达加斯加,我们发现关于儿童疫情的宝贵数据在一场火灾中被毁。
我们的团队也在秘鲁经历了这种挑战,我们在那里查阅了 50,000 多份来自公共档案馆的死亡记录。利马的记录保存状况尚可。但来自亚马逊丛林伊基托斯市等其他地区的绝大多数记录,其年龄和死因等重要细节要么缺失,要么难以辨认。
研究人员通常不允许将珍贵的历史记录带出图书馆。因此,我们必须在现场花费很长时间扫描这些旧记录,然后手动数字化,使其可供机器读取。只有当数据被数字化整理后,过去的流感大流行的模式才能被揭示出来。
揭示模式
致命的 1918 年疫情带来了一些流行病学上的难题。
病毒传播方式非同寻常。早期疫情温和且局部——1918 年上半年在全球少数几个国家有所报道——直到当年晚些时候才演变成独特而严重的感染。
一个地理社区会在短时间内经历多轮感染。例如,哥本哈根市在 1918 年 7 月至 1919 年 3 月之间经历了三场明显的疫情,并在 1919-20 年冬季经历了第四波疫情。
按年龄划分的死亡模式也令人着迷。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处于更高的风险之中。相比之下,青少年感染流感的频率很高,但这些感染比较轻微。一些国家的老年人死于流感的可能性也低于年轻人,但并非所有国家都是如此。通常,老年人是季节性流感死亡风险最高的年龄组。
我们收集的数据提供了对 1918 年之前和之后疫情时间以及数量的更好理解。我们也能够构建出美洲和欧洲等不同人群按年龄划分的死亡模式。
这些研究表明,在 1918 年上半年经历早期且通常温和的大流行性疫情的人群,在致命的秋季疫情中表现更好。当病毒学家从 1918 年夏天死亡的美国士兵保存的肺组织中恢复了大流行性病毒时,我们的假设最终得到了支持。这表明导致早期疫情的病原体是新型大流行性病毒。
我们的工作也强调,年轻人是死亡风险最高的群体。相比之下,在美国纽约市等交通便利的地区,以及英国和丹麦,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有所降低——但在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等偏远地区则并非如此。 新西兰
为什么老年人得以幸免?一个流行的解释是,在 19 世纪经历过流感的人群,几十年后当类似病毒再次出现时,会获得保护。这被称为“抗原回收”假说。该假说在 2009 年大流行期间获得了更多支持,当时老年人群体拥有更高的既往抗体水平,因此死亡的可能性低于年轻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流感大流行可能会根据天气以及人们接触的方式而以不同的波次出现。此外,感染和死亡模式可能取决于人们先前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是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类似病毒传播过程中形成的。
遗留的谜团
谜团的碎片正在慢慢拼凑起来。然而,关键问题依然存在。
也许最令人震惊的谜团是,为什么 1918 年的严重流感感染在年轻人中传播如此剧烈且不成比例,与其他流感疫情和其他疾病相比也是如此。 这种模式在不同地理、人口和经济背景的人群中保持一致。
不乏试图解释这一点的假说,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得出结论。鉴于这一历史时期生物学材料的匮乏,科学家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答案——也许要等到未来大流行中出现类似条件。
我们对 1918 年大流行的理解仍然存在其他重要空白,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那里可能发生了大部分大流行死亡事件,但记录稀少。
历史信息的逐渐丢失以及查找和访问历史材料的困难阻碍了我们的努力。这些数据正在迅速消失。
但并非没有希望。 随着专注于祖先和家谱问题的私人公司编制的在线历史死亡和出生记录越来越多,我们看到了像我们这样的研究的光明未来。
Gerardo Chowell 是乔治亚州立大学数学流行病学教授,Cecile Viboud 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高级研究科学家,Lone Simonsen 是罗斯基勒大学教授。本文最初刊载于The Conversation。
